【行業資訊】
作為中國自動化控制與驅動技術的領導者,自2003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產品線經營模式,以行業線為先導,以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為原則,立志成為世界一流的工業自動化綜合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十五年來,在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興明先生的帶領下,匯川從單一變頻器供應商,發展成集驅動、控制、電機、精密機械為一體的機電解決方案供應商;從電梯一體化業務,拓展到通用自動化、電液伺服業務、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和軌道交通領域。
在2018中國自動化及智能制造服務年會上,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興明榮獲“智造領袖獎”。對于此次獲獎,朱興明認為自己只是帶領匯川員工走在中國智能制造發展的道路上,用實際行動為中國智能制造帶來幫助。
(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興明)
腳踏實地 確立目標
在中國經濟去產能、去庫存、調結構、改供給的背景下,匯川準確識別出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傳統裝備工藝改進、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趨勢,主營業務領域包含通用自動化領域、機器人領域、新能源領域、軌道交通領域及電梯+互聯網領域等五大板塊,不僅抓住了“變”結構中的增長商機,并且默默踐行著推動中國產業升級的諾言。
隨著中國智能制造市場風口的到來,朱興明帶領匯川團隊不斷實踐,逐步明確了未來的發展目標。
“通過在五大領域中的試點,我們接觸了不同類型的客戶,發現中國有大量的中小企業存在智能制造升級需求。未來匯川的方向會轉向中小企業智能制造,通過五個試點定下匯川短中長期的目標和客戶群,并制定成長軌跡,為中國智能制造帶來真正的價值。”朱興明說道。
朱興明表示,如今智能制造戰略得到社會共識并大力推動,匯川正在制定智能制造戰略白皮書。未來的十年將是中國智能制造的春天,智能制造的核心將是工業機器人+智能軟件,這也是匯川未來的發展重點。
市場向好 引領變革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隨著智能制造細分領域的不斷突破,整個市場獲得了快速增長。
朱興明認為,這與美國制造業的復蘇以及全球制造業的興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2017年市場整體的增長對我來說有一些意外,未來的增長也一定會高于以往,尤其是運動控制、工業互聯、工業安全產品的增長將不可逆轉。”
其實,匯川早就適應了這種增長的節奏和態勢。
朱興明說道:“早在2015年,匯川的通用自動化增速就超過50%,這得益于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及自動化生產需求的提升,設備制造業及終端市場對工業自動化產品的需求增長較快。目前中國消費群體的變化帶來產業了升級,智能制造的需求越來越大。
同時匯川所占的份額也在不斷變大,逐漸成為強大的解決方案供應商。匯川正在各領域策劃產業大變革,在手機、工藝設備、鋰電池、AOI、工具設備、空壓機、機床等領域改變未來格局,實現技術革新。”
對于未來部署,匯川更多的是調整和強化。
朱興明介紹道:“在2015年,我們就確定了成為世界一流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目標,目前正為此而努力,而在當前的2018年需要強化的,就是匯川的智能制造。我們要實現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和智能制造的雙王戰略,真正推動中國智能制造的發展。”
同時朱興明認為,未來的智能化從業者不是螞蟻之間的競爭,一定是大象之間的競爭,匯川只有把自身打造成大象,擁有大象思維,才能不斷發展下去。
“打造智能制造領跑之王,必須實現機器人+軟件的柔性生產,讓差異化的批量生產更加高效。隨著中國市場以及機器人運用場景的大量需求,匯川的發展將不可限量。同時,未來五年匯川的工業控制產品和軟件將會占到公司整個自動化行業產業銷售額的三分之一。這個結構比重也是判斷一家從事智能制造的企業能否領跑的關鍵。”
把握機遇 不斷超越
如今,隨著智能制造細分領域的不斷突破,讓“進口替代”成為中國制造愈加閃亮的一張名片;制造業與互聯網的融合邁向深化,工業物聯網正為制造業的研發、生產、管理、服務帶來深刻變化。“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成為制造業的生命線,為社會生活提供豐盛美好的商品并改善生態、改變生活成為制造業肩負的重任。
目前,匯川執著于向“中國制造2025”不斷邁進,面對強勁的國際品牌,堅持“一軸一網一生態”的戰略理念,立志成為行業的標桿。
“今天中國處在最好的時代,品牌、影響力都正在走向世界,國外尖端人才對中國的技術認可已獲得了很大提升。匯川要有業界最佳的意識,做到不斷超越并成為行業旗幟。這其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但通過多年發展,我們總結出一些方法。比如利用全球資源獲得一流技術,找到世界最優秀的技術人員;在技術層面加大資金投入;利用匯川的平臺基礎邀請更多的國外專家……通過全球化的資源配置,加大投入,再加上我們離場景近,迭代速度更快,因此我們有信心實現我們的戰略目標。”
朱興明還表示,匯川的智能制造發展路徑要與全國同步,這其中最迫在眉睫的是解決中小企業的智能制造需求,匯川正幫助他們解決系統問題,為將來的無縫連接做準備。
同時,今后兩年匯川將完全實現智能制造。
“我們在踐行智能制造的時候,會將中型廠家的需求提煉出來,這些廠家比傳統廠家的要求高,往往有MES(制造執行系統)升級等要求,我們要通過實踐去總結中型企業具體的需求內容。”
未來,朱興明希望通過匯川的努力可以讓中國智能制造永葆青春。“希望中國智造不斷發展,匯川能在其中作出歷史性的貢獻!”